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市面上的白酒大多都是42、52、53度呢”?
對于白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說,它就是我們身邊最普遍的一種酒精飲品,有著近千余年的歷史,而且在我們身邊,關于白酒的話題也一直沒有間斷過,不管是誰,多多少少都喝過酒,甚至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與酒有關的小故事。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身邊所接觸的白酒,大多都是42、52、53度的,極少出現其它度數,這是為什么呢?到底哪種度數的白酒口感更好呢?
關于這個問題,筆者也進行了一番深入調查,并且還請教了業界行家,根據行家的一番講述,終于搞清楚了,建議愛喝酒的了解!
市場對于42、52、53度的白酒需求量大首先就是因為市場上對于42、52、53度的白酒的需求量大,喜歡喝這幾種度數白酒的酒友們比較多,而且大家也都比較適應這個度數的白酒,市場需求大,商家肯定就會大批量的制作,所以市面上出現的就多了。
42、52、53度的白酒適口性強再說,42、52、53度的白酒的適口性也比較強,更好喝,酒體也更加穩定,在現在的白酒圈中,42度的白酒就算是低度的白酒了,而低于42度的白酒,它的口感就比較寡淡了,喝起來沒有味道,酒分子也不夠穩定。
而對于53度以上的高度酒,喝起來會有灼燒感,甚至會辣口,刺激性非常大,也不好入口,所以基本上很多人都受不了。
常見香型對應的這3種度數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這幾種度數的白酒剛好是我國最常見的幾種香型最佳的度數,比如:
醬酒一般情況下都是53度
清香型白酒基本也都是以42度和53度為主
濃香型白酒普遍都是52度或者42度,極少數是50度
兼香型白酒則是以42度或者45度的白酒為主
更何況這幾種度數的白酒也比較好喝,所以備受酒友們喜愛,而且一款好酒,不僅需要精心的釀制,還需要歲月的沉淀,更需要“老前輩”的帶領,所以市面上的白酒就慢慢的向這3個度數靠攏,就比如下面這一濃一醬,都是白酒圈中權重很高的醬香和濃香的代表,看看你都喝過沒有?
漢臺祝公酒
此酒可是醬酒圈中有名的“小飛天”,它之所以有著這樣的稱號,一方面是因為它與茅臺酒出自同一個地方,酒廠也都是建立在釀酒條件優渥的“黃金醬酒”釀制區,享有相同的自然資源和微生物資源,在釀制時的選料和釀酒工藝上也都一般無二。
另一方面自然是跟它的釀制人王正賢脫不開關系,畢竟他也是貴州茅臺家族重要分支中“王茅”的“大家長”,多年來一直潛心學習醬酒的釀制技藝,如今也已經有了不小的成就了。
而這款漢臺祝公酒則是他用心釀制出來的優質醬香佳釀,不管是品質還是口感那都是數一數二的,更何況,在釀制此酒時,還是用品質最好、營養價值最高的糯紅高粱來作為此酒的原料,就連釀酒工藝也都是也都是完全復刻貴州傳統的古法釀酒工藝。
這也使得此酒除了酒質好以外,酒中還透著一股飛天茅臺的風味,那口感甚至與飛天茅臺有著八九分神似,但是這么好的一款酒,它的價格卻是非常公道,堪稱百元醬酒“天花板”。
成酒的酒色清亮微黃,干凈無雜,酒液豐腴連綿,還極富粘稠感,一開蓋,就有一股濃郁香醇的酒香向我們襲來,醬香飽滿,窖香沉穩,各種香味層次分明,協調好聞。啜飲一口,酒液絲滑順暢,酒香在舌尖迸發,糧食香味沁人肺腑,讓人欲罷不能,飲完良久,口中依然殘留著淡淡的酒香。
鴨溪窖酒
說起鴨溪窖酒,相信很多老酒友們都還記得這么一句話“千萬里飄香震王侯,酒中美人兒百花愁”,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酒友們對它的贊揚,可想而知,那時候的鴨溪窖酒有多么受歡迎,其知名度有多高。
此酒釀制于貴州遵義市,享受著這里優渥的釀酒環境,在釀制上,此酒也是無可挑剔的,用當地所產的優質高粱、小麥、糯米為釀酒原料,引自龍泉水為釀酒水源,在釀酒工藝上,更是采用傳統的固態發酵法,釀制而成。
此酒其實并不算是典型的濃香型白酒,因為它在釀制時融合了地方特色,所以此酒的成酒中透著一股濃郁的地域特色,喝起來綿柔醇厚,香氣馥郁綿長,濃香突出,口感豐富,飲后空杯留香,余味凈爽。